养殖场消毒剂使用概述
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永顺生物 > 技术服务 >
发布时间:2010-05-20 点击:


  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理
  
 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,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。消毒的原理就是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,使微生物的内外结构发生改变,主要代谢机能出现障碍,生长发育受阻,从而丧失活性,失去致病力。
  
  酚类 这类消毒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变性,沉淀而起到杀菌作用,能杀死一般细菌。复合酚能杀灭芽孢、病毒和真菌。主要有苯酚、复合酚、煤酚等。
  
  醛类 醛类消毒剂可损害一切细胞的活物质,破坏动物组织细胞,杀菌作用较强,其中以甲醛的效果较好,也最常用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养殖业的需求,戊二醛、邻苯二甲醛等高效消毒剂也被广泛应用。
  
  酸类 酸类消毒剂的杀菌原理是高浓度的氢离子能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水解,而低浓度的氢离子可以改变细菌体表蛋白两性物质的离解度,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,影响细菌的吸收、排泄、代谢和生长。氢离子还可与其他阳离子在菌体表面竞争性吸附,妨碍细菌的正常活动。
  
  碱类 碱类消毒作用的机理是阴性氢氧根离子,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,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,同时碱还能抑制细菌的正常代谢机能,分解菌体中的糖类,使菌体复活。它对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,可用于许多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,高浓度碱液亦可杀灭芽孢。碱类消毒剂最常用于畜禽饲养过程中场区及圈舍地面、污染设备(防腐)及各种物品以及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、废弃物的消毒。
  
  表面活性剂类 这类消毒药可降低菌体的表面张力,增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,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,使菌体内的酶、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选出,阻碍细菌的呼吸和糖酵解的过程,使菌体蛋白变性,而出现杀菌作用。另外,这一类消毒剂有利于油的乳化而除去油污,可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。
  
  氧化剂类 这是一类含不稳定结合态氧的化合物,遇到有机物或酶即可放出初生态氧,而后破坏菌体的活性基因,发挥消毒作用。
  
  卤素类 卤素(包括氯、碘等)因化学结构与代谢相似,对细菌原生质及其他结构成分有高度的亲和力,易渗入细胞,之后和菌体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他基因相结合,使其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呈现杀菌作用。在卤素中,氟、氯的杀菌力最强,依次为溴、碘,但氟和溴一般消毒时不用。
  
  来源:中国畜牧兽医报